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潮州期货配资 大海小站不凡事:档案里的海洋强国梦

发布日期:2024-07-07 22:16    点击次数:71

今年初的一天,平日里安静有序的南海档案馆人声鼎沸,这里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是南海局近三年入职的新同事。为帮助新同事全面了解局情局史,增强海洋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扣好步入职业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南海局组织开展了新入职人员培训班潮州期货配资,99名新同事参加此次培训,参观南海档案馆是其中一项内容。

摇开档案密集架,一排排整齐的档案赫然入目。档案里有汗水、有成果,也有故事。这些跨越时空的珍贵记录,点滴地记载了南海海洋自然资源工作者齐心协力、观天测海、奋力谱写海洋强国梦的艰辛历程。

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兰台泛指古代保管档案的机构,随着历史的演变,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南海档案馆带领大家从基层一线海洋档案记录中去寻找、了解、认识海洋工作,谨此向老一辈的海洋自然资源工作者致敬,激励正在默默奉献的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勇毅前行,呼唤准备投身海洋工作的新人坚定不移,无畏无惧,续写海洋自然资源事业新篇章。

海角之巅,小站悄然成长

这是一批南海局海洋站业务工作记录本,是南海档案馆馆藏海洋站最早记录的档案。今天的主角是地处南海北部湾的涠洲海洋站。翻开涠洲海洋站历史档案,一个个手写的海洋观测数据,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带领我们走进南海局最初建设海洋站、开展海洋观测业务的那些故事。

涠洲海洋站位于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上,是南海局建站最早的海洋台站之一。

涠洲海洋站成立于1955年,最初隶属于广东省水产厅,是为港口建设服务而建立的。

为落实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下发《关于建设海洋水文气象基本站网的通知》内容,站点在1959年转隶广东省气象局,更名为“涠洲海洋水文气象站”。

根据《关于移交海洋水文工作的联合通知》内容,涠洲站于1965年12月移交至南海分局管理,并在1966年1月1日正式建站,更名为“涠洲海洋站”。这个时期的观测站,主要开展北部湾海域水文气象观测,为当地的海洋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

1998年5月25日,海洋站实施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成为北海海洋中心最早实现自动化的观测站。2001年12月4日,海洋站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涠洲海洋环境监测站”。同年12月28日,“国家海洋局涠洲海洋生态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以珊瑚礁生态为监测和研究对象的海洋生态站。2023年,根据新“三定”方案,海洋站正式更名为“自然资源部涠洲海洋站”。

筚路蓝缕,他们坚守前行

涠洲岛是一个离岸岛屿,建站初期条件十分简陋。驻岛观测人员在工作、生活、交通、物资等方面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建站之初,涠洲海洋站的业务及生活用房房屋墙体都是用当地珊瑚石废石料和黄泥加少量水泥石灰搭建而成的。站里海洋观测设备稀少且简陋,很多内容得依靠人工观测。”涠洲海洋站站长邓李明讲道。

Dillian表示,从市场情绪角度看,投行上调金价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担忧,他预计短期内上涨动能将耗尽。

无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观测员都要按时关注记录各种海洋和气象数据,及时发送潮汐、风速、风向、气压、水温、盐度、湿度等诸多观测要素。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观测员每隔四个小时就要辗转数个观测点进行观测。

最远的海浪观测点在一座小山上,徒步行走三四公里才能到达。山路狭窄蜿蜒,崎岖难行,其间有一段斜坡,雨天路滑十分危险。前往波浪室,需要经过一条窄窄坑坑洼洼的泥路,路的两边长满仙人掌,观测人员骑自行车或坐自行车后边,一路颠簸过去,来来回回经常一不小心就摔下去被仙人掌的尖刺扎到。

夏天最为煎熬,观测员上山下山开展观测,每次都是汗流浃背,经常一整天下来衣服都没怎么干过。由于涠洲是一个多雷区,风观测点设在站点北面山顶上,虽装有避雷设备,但由于避雷性能不好,仪器经常被雷击坏,影响观测同时也危及观测员生命安全。

1996年,超强台风“莎莉”在北部湾登陆。邓李明去码头验潮站观测记录完数据后,准备返程报送数据,但发现外面的浪已高达6米,如果沿着码头堤路走出去随时可能被大风浪卷下海。为了及时完成数据报送,邓李明不假思索从验潮站冲出去,双手紧紧抓住堤路一侧的铁围栏,脚踩围栏下的输油管一步步往岸边移。“由于风浪太大,身体一次次被吹起,跟荡秋千似的。当时,停在附近避风港的渔船上的渔民见状,担心我掉下海,就拿着长长的竹竿伸到我这边过来,万一掉下去随时可以捞我一把。”最后,邓李明总算平安回到站里,及时把资料交给同事去报送。

台风频发的季节,观测工作更是充满各种挑战。水文气象观测场周边未设置防护栏,观测员每天需要经过码头才能到达,随时都有被风浪卷下海的危险。有一次邓李明带着观测员去波浪室观测完数据,返程的时候,发现回去的路已被台风吹倒的树木拦截了,回想刚刚来的时候万一被砸中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工作环境充满挑战,生活条件也是艰苦。早期所有用房都是小平房,隔热效果差,一到夏天酷热难耐。一到晚上就停电,即使有风扇也没法用。有时晚上想煮点粥喝都要打手电筒照。由于房间闷热,观测员就拿一张席子、一个枕头跑屋顶上睡。由于年久失修加上长年受海风吹蚀,房屋老化严重,常有漏水情况,屋顶钢筋外露,水泥裂开渗雨,门窗被白蚁食残等情况,个别房子甚至成了危房。

“珊瑚石围墙被雨水冲刷后形成一个个洞,有时青竹蛇就会藏在那些洞里。蜈蚣和各种昆虫经常出没,被蜈蚣咬更是常事。”邓李明讲道。建站之初站里用水很不方便,井水总是有股咸味,由于水质不佳,老观测员吃了容易得肝病、胃病,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基本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由于四周是海,天气潮湿,春天雾多且大,易得关节炎;被服也难晒干,经常发霉;交通出行更是不便利。

“ 听老同志说,以前搭风帆船过去北海,要一整天,如果风向不好可能要一天半两天……”邓李明说道。驻岛的艰辛,也只有长期坚守在此的人才能体会到。

优良传统,他们传承弘扬

目前南海档案馆馆藏历史人工观测记录本类型有7种,每种记录内容都是字迹工整清秀,内容简洁明了。

在观测技术落后的年代,各种海洋数据都是靠观测员一笔一画手写记录下来的。“1993年,当我刚来到海洋站的时候,翻开老一辈观测员的观测记录本,被那些工工整整、漂亮整洁的手写数据震撼到了,就如印刷体一般。”邓李明回忆道。

早期,作为一名海洋观测员,是需要参加书写能力培训的。由老一辈观测员手把手,一步步教。照着旧记录本一笔一笔练习,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写错了就重来,不能涂改。“我那时候年轻静不下心来,一开始不知道写错了多少次。后来才慢慢写整齐了,这工作很枯燥,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磨炼了自己的心性。看着旧记录本的工整字迹,每一笔都倾注了老一辈观测队伍的心血,让我充分感受到他们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这是非常优良的传统。”

后来,这已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技能需要了,更多的是融入了观测员的责任与态度。每分钟,每小时,每个符号的填写都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力求准确无误。看似平淡无奇的数据采集、观测和记录,背后却是一代代海洋自然资源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也正是他们忠于职守,让我国的海洋观测数据更完整、更精确,为海洋预测预报提供有力的支撑。1998年,涠洲海洋站实施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成为北海海洋中心最早实现自动化的观测站。虽然手写记录数据的年代已经远去了,但老一辈求真务实、认真细致,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的优良传统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履职担当,不忘初心建新功

2007年,凭借着国家海洋局台站升级改造工程的东风,经过2年的大范围改造建设,涠洲海洋站脱胎换骨,工作环境焕然一新,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小站焕发出无穷生机与活力。如今的涠洲海洋站已实现了自动化海洋仪器观测。观测内容除了海洋水文气象全部项目外,还涵盖了海洋生态要素监视监测、海洋灾害应急监测与灾情调查、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多要素、多项目相结合的综合性观测,成为北海海洋中心下辖片区观测监测项目最全的海洋站。

然而,自动化观测并非代表着一劳永逸,海洋观测员依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维护和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在海洋灾害期间,海洋观测数据尤为重要。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在每一次台风或汛期来临前,观测员们均需要对各个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爬到高高摇晃的风向杆上去检查风传感器,下到温盐井筒下清理垃圾等。风暴潮影响期间,台站实行24小时轮值制,值守人员时刻关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情况。有时遇到观测室停电,数据传不回工控机,值班人员还要带上电脑在观测仪旁边人工录回数据然后再及时发送到预报减灾部门,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第一手资料。

南方+记者 黄叙浩

通讯员 程泽梅 余嘉萱潮州期货配资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南宁炒股配资官网_在线股票配资开户_股票配资开户详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